中国青年网

就业

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求职中的小伙伴 这些“信号”需警惕!

发稿时间:2025-04-24 16:02:00 来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求职中的小伙伴,这些“信号”需警惕!

  求职道路上充满了机遇

  同时也会面临一些风险

  有没有什么“信号”

  预示着招聘的公司可能“不靠谱”?

  【遇到这些情况,一定要警惕!】

  面试只“画饼”不谈待遇

  一家公司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尤其是到了谈入职offer的时候,只强调美好的前景和发展机会,而回避谈论具体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

  靠谱的公司会在合适的时机主动透露薪资水平和福利政策以吸引求职者,而不是故意模糊待遇。如果公司在面试中不愿意透露薪资信息,很可能是他们待遇不合理或者不稳定的表现。

  注意!所有口头承诺

  不写在offer、合同里的待遇

  不要有过多期待

  公司很有可能不兑现

  入职缴纳押金、培训费甚至扣押身份证件

  一些不靠谱的公司,可能会借口培训或入职押金,要求求职者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是一个严重的警示信号!合法的公司不会要求求职者支付押金或培训费用,更不会扣押求职者的身份证件。

  面临这种情况时

  要坚决拒绝

  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陷入法律纠纷

  试用期转正后或上班满一年才缴纳“五险一金”

  缴纳“五险一金”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涉及员工的基本权益。一家靠谱的公司会在入职后30日内为员工缴纳。

  如果公司声称试用期转正后或上班满一年,才开始缴纳“五险一金”,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并不愿意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建议提高警惕,最好避免进入这样的公司。

  “粉饰”岗位

  一些不靠谱的公司可能在招聘广告中夸大岗位和待遇吸引力,但入职后的实际情况与所描述的情况会完全不符。

  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面试问题和问题考察能力点与公司在招聘广告中的信息不符,千万要提高警惕!

  无明确收入构成标准

  一家靠谱的公司会明确告知员工的薪资构成,比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等,包括发放标准以及什么时候发工资。如果公司在这方面模糊不清,没有明确的收入构成标准,那么很可能在薪资支付上存在问题。

  求职者要在面试过程中,提前了解薪资构成,避免日后因为薪资问题产生纠纷。

  如何应对这些“信号”?

  多方求证

  遇到上述情况也不一定都是陷阱

  只是不靠谱的几率较大

  建议在面试前后

  从多个渠道了解公司的情况

  包括现员工、前员工、

  行业资讯、公开信息等

  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谨慎签约

  在签署合同之前

  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特别是涉及薪资、福利等方面的内容

  如果有疑虑

  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千万不要草率签了合同

  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将个人身份证件原件、

  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

  交给用人单位

  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不急于决策

  不要被公司急迫的要求所影响

  给自己一点缓冲时间

  仔细思考是否要进入这家公司

  维权意识

  如果发现公司

  存在违法或不正当行为

  要有维权意识

  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相关部门的帮助

责任编辑:张建伟